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里人都很宠爱孩子,因此,现在的孩子多了些自私,什么事都以自己为中心,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别人分享。这对孩子而已是不利的。
那么家长该如何让孩子懂得分享呢?
在培养孩子分享精神的时候,我们要掌握几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就是公平。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家长在两个孩子争东西,或者调解纠纷的时候不公平,自己孩子的东西该自己孩子玩的时候,被别人的小孩抢去了,家长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但不说,也不去把这个东西要回来给自己的孩子玩,或者是相反,应该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看家长不在,或者是这个家长貌不惊人,护着自己的孩子,这都是不公平的做法,不公平的做法特别容易培养孩子投机的心理,孩子大了以后,一看对方气焰很嚣张,该维护自己权益的时候,不去维护,或者是看对方有些弱势,他不该去抢夺别人的东西也去抢。
第二个原则是平衡,这一点特别重要。
孩子小时候,让他先搞清楚我是谁,我需要什么东西,只有把自己的需要搞清楚了,才有力量帮助别人。如果总是在分享,在帮助别人,自己的东西太少了,很难有力量,有一种动力去帮助别人。
当一个人不了解自己需要的时候,特别容易变得贪婪。有时候家长会说,你把这个东西给这个小朋友玩,他就会把他的东西给你玩,你给他这个,他会给你那个,这样的孩子会把这种分享当成一种游戏玩,长大了会觉得,我给你分享东西是为了要求回报,不会真诚地发展一种关心别人的情怀。
因此,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不是培养出一个分享的孩子,分享是一种表面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被很多不同的目的支撑着,我们想要孩子有合理的需求,能平衡自己和别人的需要,能公平对待自己和别人,有关爱的情怀,这样的孩子在未来是具有竞争力,生活也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