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读日,守得云开见月明,总是令人欣慰的。一个来自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的双胞胎兄弟赵稞、赵棣,他们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
作为山区农家子弟,他们的学习有什么秘诀呢?
在面对媒体采访时,他们分享的是:远离电子产品,不用手机、不玩网游。
?父母课堂上,咨询关于孩子沉溺手机、网游问题的父母总是问得很多。
因为这个问题现在太普遍了!
人手一部手机的时代,不给孩子买手机似乎很残忍。
父母们给孩子手机无非两个目的:
① 是方便联络;② 是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然而,只有少数的自律能力很强的学生,并且有明确的底线意识:“手机仅仅是工具,不能受制于它。”
那么,玩手机对学习的影响有多大?是如何破坏专注力、影响成绩的呢?
影响深度思考能力
上学学那么多知识,很多知识现实生活中用不到,但是还是要做题考试是为什么呢?
其实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大家的思考能力,学习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但有了网络在身边,我们往往百度一下直接找答案,省去了思考探索的过程。
还有,习惯了只输入不输出,比如很火的短视频,有人一刷就是一整天。
但是刷完了脑子中往往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留下,那是因为这些都是别人的思想,没有我们的思考在里面。
所以,当孩子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到高中阶段,那些稍微复杂的交叉知识点就难以驾驭了,自然而然影响成绩。
破坏专注力
在回答 “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巴菲特说,我的答案是专注,而且比尔盖茨的答案和我一样。
据统计,人们每天平均查看手机达到110次,手机带来的满足感太容易获得,而一旦你习惯了这种“唾手可得”的满足感,就不愿再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了。
比如:半天不看手机,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完成作业、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