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对学习的影响有多大?
占用宝贵的时间
很多人走入社会会发现,在学校学习的岁月是多么的宝贵和短暂。
罗振宇在2018年跨年演讲中说:游戏大佬们制作的王者荣耀让人十分钟就有个兴奋点,而吃鸡游戏三分钟就要有一个兴奋点,甚至要追求一分钟一个兴奋点。
说白了就是只要让你坐到游戏跟前,根本就停下不来,想要停也停不下来,你停下来那就是制作游戏的人的失败了。
所以,当别人下课或休息或准备预习,你却兴奋地跟同道中人聊起升级打怪,手痒心难耐,如何能更好的学习呢?
影响亲子关系、师生关系
对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影响很大,极端的案例也不少。
针对这个问题分析了背后的原因之后,给出了不同的参考方案。
首先,帮孩子找到梦想和放大梦想。
可以和孩子谈二点:
一:手机游戏永远都有,会越来越好玩,但学习的机会只有一次,如果你初中不努力,那么中考就伤悲!如果你高中不努力,那么高考更伤悲!
二:现在是父母在养你,未来你需要学历和技能自己养活自己,玩电竞当职业的毕竟是少数。
你想未来轻松点,现在就不能太安逸。
其次,就是给予必要限定:内容限定和时间限定
内容限定包括,和孩子协商:
1、卸载绝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手机游戏及娱乐APP;
2、关闭微信和QQ的新消息提醒,退出无意义纯闲聊的群;
3、 取消朋友圈照片更新提醒;
4、对电子书做一次清理,只看有价值的书,甚至卸载,只能寒暑假看。
5、如果决心足够大,用手表电话或老人机。
替代方法是:孩子说“我要查单词”,你可以说“我给你买用电子词典(没有游戏和小说那种)”;孩子说“我要看时间”,你可以说“给你买一块好看的手表,又酷又帅”;孩子说“我要刷题”,你反问“学校的题目还不够多?”“我要跟你们和同学联系”“老人机也可以啊”……
时间限定,可以和孩子约定:
1、平时每天可以玩一个小时,假期两个小时等等之类的;
2、早起和睡前不要碰手机。
3、在学校要查时政热点,查单词、刷题等用的时候,找老师要。
不用的时候上交给老师保管。
十年寒窗苦读日,守得云开见月明,总是令人欣慰的。一个来自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的双胞胎兄弟赵稞、赵棣,他们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
作为山区农家子弟,他们的学习有什么秘诀呢?
在面对媒体采访时,他们分享的是:远离电子产品,不用手机、不玩网游。
?父母课堂上,咨询关于孩子沉溺手机、网游问题的父母总是问得很多。
因为这个问题现在太普遍了!
人手一部手机的时代,不给孩子买手机似乎很残忍。
父母们给孩子手机无非两个目的:
① 是方便联络;② 是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然而,只有少数的自律能力很强的学生,并且有明确的底线意识:“手机仅仅是工具,不能受制于它。”
那么,玩手机对学习的影响有多大?是如何破坏专注力、影响成绩的呢?
影响深度思考能力
上学学那么多知识,很多知识现实生活中用不到,但是还是要做题考试是为什么呢?
其实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大家的思考能力,学习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但有了网络在身边,我们往往百度一下直接找答案,省去了思考探索的过程。
还有,习惯了只输入不输出,比如很火的短视频,有人一刷就是一整天。
但是刷完了脑子中往往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留下,那是因为这些都是别人的思想,没有我们的思考在里面。
所以,当孩子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到高中阶段,那些稍微复杂的交叉知识点就难以驾驭了,自然而然影响成绩。
破坏专注力
在回答 “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巴菲特说,我的答案是专注,而且比尔盖茨的答案和我一样。
据统计,人们每天平均查看手机达到110次,手机带来的满足感太容易获得,而一旦你习惯了这种“唾手可得”的满足感,就不愿再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了。
比如:半天不看手机,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完成作业、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