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我国,最早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领导人是( B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2.事实证明,( A )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A.“一国两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 C )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A.“九二共识”
B.新南向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 B )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A.“一国两制”
B.“九二共识”
C.“台人治台”
D.“高度自治”
5. 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 D )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
A.两岸命运共同体
B.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C.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两岸一家亲”
6.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 B )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
A.优于
B.同等
C.优先
D.次于
7.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 D )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A.四项基本原则
B.维护世界和平
C.独立自主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A )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A.和平与发展
B.和平与合作
C.合作与发展
D.发展与冲突
9. 中国主张,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 B ),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A.和谐社会
B.人类命运共同体
C.大同社会
D.经济共同体
10.中国坚定奉行( A )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与友好国家结盟
C.重视大国外交
D.亲诚惠容外交
11.中国奉行( A )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A.防御性
B.对抗性
C.结盟性
D.合作性
12.中国支持( C )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A.单边贸易
B.双边贸易
C.多边贸易
D.全球贸易
13.中国秉持( B )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A.世界大国主导
B.共商共建共享
C.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多话语权
D.经济发达国家主导
14.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 A )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A.必须
B.还需
C.应该
D.要求
15.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党的( C )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政治建设
D.作风建设
16.党的( A )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A.政治建设
B.组织建设
C.思想建设
D.作风建设
17.完善和落实( B )的各项制度,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
A.民主共和制
B.民主集中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三权分立制
1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在新时代要用( D )武装全党。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9.党的十九大提出,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 A )主题教育。
A.“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B.党的先进性
C.党的群众路线
D.党风廉政建设
20.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 A )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A.党管人才
B.人才竞争
C.组织培养
D.严管和厚爱结合
21.( C )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
A.党中央
B.党员干部
C.党的基层组织
D.党代表
22.要把( A )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A.坚定理想信念
B.廉洁奉公
C.吃苦耐劳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3.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 B ),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A.组织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社会功能
24.( A )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A.党支部
B.党委
C.党中央
D.党总支
25.加强( A ),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A.作风建设
B.组织建设
C.政治建设
D.思想建设
26.加强( D ),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A.政治教育
B.组织教育
C.法律教育
D.纪律教育
27.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 D )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
A.组织焕散
B.怠政
C.党纪不严
D.腐败
28.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 C )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
A.全面胜利
B.整体胜利
C.压倒性胜利
D.彻底胜利
29.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 A )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A.人民
B.公民
C.政协
D.民主党派
30.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 B ),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
A.法律监督
B.民主监督
C.政协监督
D.纪律监督
31.深化( B ),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
A.组织巡视
B.政治巡视
C.法律巡视
D.权力巡视
32.深化国家( A )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A.监察体制
B.监督体制
C.法律体制
D.民主体制
33.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 D )取代“两规”措施。
A.拘留
B.关押
C.逮捕
D.留置
34.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 B ),推动建设学习大国。
A.执政型政党
B.学习型政党
C.工作型政党
D.反思型政党
35.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善于( A ),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A.贯彻新发展理念
B.增强依法执政本领
C.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D.加强和改善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
36.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 C )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A.艰苦奋斗精神
B.联系群众精神
C.钉钉子精神
D.新时代精神
37.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全党一定要保持( C )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谦虚谨慎、竞竞业业
C.艰苦奋斗、戒骄戒躁
D.百折不挠、廉洁奉公
38.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 A ),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A.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B.有理想、有本领、有责任
C.有纪律、有本领、有担当
D.有理想、有作为、有担当
39.广大青年要坚定( B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理想信念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责任担当
40.( A )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它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C.中国民主党派
D.中国青年团
41.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 D )大势不可逆转。
A.经济全球化
B.世界多极化
C.文化多样化
D.和平发展
42.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 C ),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
A.国家力量
B.国家利益
C.正当权益
D.主权统一
43.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 A )国际合作,
A.“一带一路”
B.与沿边国家
C.与发达国家
D.与世界各国
44.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 B ),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A.多样化
B.民主化
C.单极化
D.主体化
45.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必须全面贯彻( A ),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
A.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
B.新时代党的强国思想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46.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确保到( B )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A.2019
B.2020
C.2021
D.2035
47.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 C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A.2020
B.2030
C.2035
D.2050
48.继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化( D )制度、文职人员制度等重大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军事管理革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A.军官专业化
B.军官年轻化
C.军官政治化
D.军官职业化
49.树立( A )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A.科技
B.文化
C.政治
D.教育
50.全面从严治军,推动治军方式( B)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A.历史性
B.根本性
C.革命性
D.专业性
51.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 A )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
A.战斗力
B.革命性
C.向心力
D.生产力
52.扎实做好各战略方向军事斗争准备,统筹推进传统安全领域和新型安全领域军事斗争准备,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和保障力量,开展( D )军事训练,加强军事力量运用,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
A.应用化
B.标准化
C.程序化
D.实战化
53.坚持( D )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A.富国和富民
B.富民和强军
C.政治和军事
D.富国和强军
54.我们的军队是( A )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我们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
A.人民
B.公民
C.政党
D.全民
55.实施重要生态系统( D )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A.开发和保护
B.开发和修复
C.保护和利用
D.保护和修复
56.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 B )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A.人与社会和谐共生
B.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C.人超越自然
D.人改造自然
57.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 C )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A.开发优先、使用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B.开发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C.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D.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人工恢复为主
58.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 C )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A.政府
B.企业
C.市场
D.科技
59.倡导( A )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A.简约适度、绿色低碳
B.积极适度、绿色低碳
C.简约适度、绿色环保
D.积极适度、绿色环保
60.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 B )保卫战。
A.大地
B.蓝天
C.荒山
D.草原
61.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 C )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A.工业
B.建筑业
C.农业
D.水产业
62.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 B )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A.社会主义环境
B.社会主义生态
C.绿色生态
D.社会主义国土空间
二、多项选择题
1.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 ABCD )方针。
A.“一国两制”
B.“港人治港”
C.“澳人治澳”
D.高度自治
2.香港、澳门发展同内地发展紧密相连。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 ABC )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
A.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B.粤港澳合作
C.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D.横琴岛建设
3.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AB )的外交政策宗旨,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A.维护世界和平
B.促进共同发展
C.维护中国利益
D.促进经济全球化
4.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ABCD )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社会信息化
D.文化多样化
5.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 ( ABCD )、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A.政策沟通
B.设施联通
C.贸易畅通
D.资金融通
6.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 AB )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A.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B.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C.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D.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
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BC ),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A.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
B.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C.保证全党服从中央
D.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8.革命理想高于天。( CD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9.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有:( ABCD )。
A.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B.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C.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D.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10.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 ABCD )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A.政治立场
B.政治方向
C.政治原则
D.政治道路
11.要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 ABCD ),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A.政治性
B.时代性
C.原则性
D.战斗性
12.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弘扬( ABCD )等价值观。
A.忠诚老实
B.公道正派
C.实事求是
D.清正廉洁
13.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 ABCD )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A.对党忠诚
B.为党分忧
C.为党尽职
D.为民造福
14.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坚持( ABCD ),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
A.党管干部原则
B.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C.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D.事业为上、公道正派
15.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坚持( ABCD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
A.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B.匡正选人用人风气
C.突出政治标准
D.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
16.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ABCD )、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A.识才的慧眼
B.爱才的诚意
C.用才的胆识
D.容才的雅量
17.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努力形成(ABCD )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A.人人渴望成才
B.人人努力成才
C.人人皆可成才
D.人人尽展其才
18.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重点强化( BC ),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
A.作风建设
B.政治纪律
C.组织纪律
D.工作纪律
19.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 ABD ),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A.深化标本兼治
B.保证干部清正
C.党员奋发向上
D.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20.反腐败斗争,要坚持( ABCD )。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
A.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B.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
C.受贿行贿一起查
D.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
21.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强化( ACD ),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A.不敢腐的震慑
B.不要腐的心态
C.扎牢不能腐的笼子
D.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2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 CD )。
A.国家法律
B.党纪
C.党的自我监督
D.群众监督
23.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 ABCD )、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A.国家机关监督
B.民主监督
C.司法监督
D.群众监督
24.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ABCD )、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
A.战略思维
B.创新思维
C.辩证思维
D.法治思维
25.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 AB )。
A.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
B.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
C.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D.加强学习、勇于实践
26.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ABCD ),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
A.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
B.推动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C.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D.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
27.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 ABD )三大历史任务继续奋斗!
A.推进现代化建设
B.完成祖国统一
C.实现共产主义
D.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28.中国将高举( ABCD )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A.和平
B.发展
C.合作
D.共赢
29.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 ABCD ),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A.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B.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C.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D.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30.我国主张,世界各国要(ABCD )。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A.相互尊重
B.平等协商
C.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
D.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31.我们呼吁,世界各国人民要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BCD )。
A.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B.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C.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D.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32.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 ABC )。
A.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B.干涉别国内政
C.以强凌弱
D.区域经济一体化
33.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ABCD ),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A.军事理论现代化
B.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
C.军事人员现代化
D.武器装备现代化
34.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培养(ABCD )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A.有灵魂
B.有本事
C.有血性
D.有品德
35.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 ABD )。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改造自然
D.保护自然
36.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构建( BCD )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A.市场为主导
B.政府为主导
C.企业为主体
D.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
37.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 ACD )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A.生态保护红线
B.草原生态保护
C.永久基本农田
D.城镇开发边界
38.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 AC )生态补偿机制。
A.市场化
B.货币化
C.多元化
D.政策化
39.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就要( ABC )。
A.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
B.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
C.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
D.统一监管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
40.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 BCD )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
A.水土污染
B.荒漠化
C.石漠化
D.水土流失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