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的时候,的确什么都不懂,他只会简单的听和看,并用自己单纯和不太成熟的思维方式和仅有的感觉去判断,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周围,但是他每一天都在学习,都在进步。
因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才更需要家长的正确指引。如果孩子出生什么都会,一切问题自己都能迎刃而解,教育者,也就失去了开展各种教育意义。
我们在引导和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当你和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产生分歧的时候,你是否给予过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孩子的质疑和否定往往会被父母误判为“叛逆”和“不听话”,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事实上孩子此时只是想从你那里获得更加准确而有效的信息,也就是孩子要问你“爸爸妈妈,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
我们认为我们是成年人,上过大学,历经职场,有的还是硕士博士,自己还是老师,认为教育孩子,没什么难的。我们懂得道理太多太多,拿来就用,以至于都分辨不出哪些是合理的、可取的,那些是需要改变的、摒弃的。
言传不容易,需要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同孩子交流沟通也需要艺术。身教更加难,需以身作则,品行端正,一言一行需谨慎。说多了,不作为,孩子便认为是空谈不服气;说少了,做多了,孩子理解不彻底。说话有度,行为适度,家庭教育,方可有为。
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你的一言一行,只要孩子能看到、听到、感觉到,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的健康成长。
一个周末,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休息,看一群孩子聊天,其中的一个孩子说:“我的爸爸可厉害了,他会电脑编程,会把好多不同的拼音字母变成一个个好玩的游戏和动画,爸爸还教会了我上网查资料和看动画片,我再也不用为错过动画片难过啦!”其他小朋友们都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目光,有的是会说自己的爸爸是如何如何的厉害。
没错,在小孩子的眼中和心里,父母,是神一般的存在。他们所有的疑问,我们会一一的为他们解答。他们玩坏的玩具,爸爸能够奇迹般地修复;他们肚子饿了,妈妈能够做出世界上最美味的饭菜;他们哭了,我们会第一时间知道并安慰。
孩子那一句令人忍俊不禁的童言,道出了童年时期隐藏在孩子心中最美好的一个秘密:父母,正是孩子内心真正崇拜的偶像!而且,我们的宝宝们会以他们最单纯的方式去模仿和学习他们的父母,不加任何改变。
这就是为人父母“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更是父母真正的权威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