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话父母也许说者无心,可孩子对未来的认知并不明确,往往会放在心上并感到压力,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父母可以跟孩子说“我们一起学习吧。”陪孩子一起发现学习的乐趣。
爸爸妈妈那么累都是为了你
父母常会苦口婆心的劝孩子上进,懂得感恩,可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孩子过早地感受到压力,如果自己有一点没做好就会觉得对不起父母,从而影响其长期性格发展。
此时,父母可让孩子为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下班回家要求孩子,“给爸爸倒杯水好吗?
等你成绩好了,再……
这会使孩子觉得成绩不好就没有资格要求其他东西。
这种无资格感,会使孩子更加自卑。
其实,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我们担心……会影响你的成绩,你觉得呢?”
你再……我就……
面对分歧,威胁和专断的做法除了能显示家长的权威,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
此时,不如与孩子一起商量,让他感到被尊重、被理解,如“是不是这样会更好?”
你是第一名,你是最棒的
过度强调名次会使孩子感到担心:如果下次不是第一名,家长会不会不高兴?
所以,在孩子取得成绩时,父母更应关注和赞美孩子的努力,而非成绩,夸奖孩子时,可以换个说法:“你一直在努力,我们为你骄傲。”
早说过这样不行
当孩子失败时,这类语言只会让孩子更加气馁,更不愿和父母交流。
家长的肯定是孩子前进的动力,所以,父母应对孩子充满信心。当孩子遭遇失败时,不妨说“我们一起分析原因,下次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