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总盯着别人缺点的孩子,可能经常有被别人挑剔的经历。
孩子是最容易学习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的。
所以,要从根源上解决孩子总盯着别人的缺点的问题,首先得有人看得到这个孩子身上的优点。
如果有人可以可以发现他身上的优点并且及时肯定,这个孩子不仅慢慢会有一双发现别人优点的眼睛,而且会将这样的赞美和肯定传递出去,通俗来说,就是别人怎么对他,他就怎么对待别人。
心理学有个原理叫“近因效应”:当有两个或以上的刺激物依次出现时,最近的刺激物产生的印象,战胜了先前的印象。
比如:和别人打交道,刚开始时,我们会因为对方的外貌、身材、言谈举止、亲和、幽默等产生好印象(第一印象),之后增加了交往的频率,关系很快拉近。
可最近因为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让你觉得对方不好。
这时最近形成的缺点印象,就战胜了之前的好印象,对方的好被忘得一干二净,于是你总想着对方的缺点。
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家长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势,多一些赞美和肯定,不要总盯着孩子的缺点揪着不放。
当孩子在这样被尊重和肯定的环境下成长,自然会推己及人,发现别人身上的美好。
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
当孩子发现别人身上有缺点时,或是做了伤害孩子的事时,这时不妨换个看待问题的角度。
比如:告诉孩子,对方身上有这个缺点,如果你没有也不要庆幸太早,我们要感谢对方,其实他也是在提醒我们今后不能出现这样的缺点,犯这样的错误。
如果对方身上的缺点,我们自身也有,我们同样要感谢对方,因为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问题。
及时改正,把伤害变成改善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