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人说:一个人可以走得比较快,而一群人会走得比较远;也会听到不同的声音:一个人可以走出一支队伍。
因此,我常常扪心自问: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怎样才能走得更远呢?
根据多年来我对教育的观察和思考,跟大家分享一点儿感悟吧。
人从哪里开始出发的呢?正确的答案是家庭。
目前社会上一些人仍然固执地认为是学校。过大地看重了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力,过分地择校选班寄希望于学校教育,我认为过头了,跑偏了。这样说,我绝没有诋毁学校教育的价值和作用的意思,而是为了追根溯源,矫枉过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是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这就像盖房子先要夯实地基一样,房子盖得越高,越需要牢固的地基为依托。否则,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按下“一致性”的暂停键,暂不展开讨论。咱们先来谈一谈家庭。
比如说钱氏家族。发起唐朝末年,钱氏始祖钱缪受唐朝重封,固守中原,保中原平安,后归顺宋朝,出现了300多位进士,在教育医学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到了近现代更是先后出现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科学家和诺贝尔化学奖者钱永健等人才,为新中国的成长输送了大量人才。
因此,我们就应该站在更宽泛的视角来认识家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导家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