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注重家风建设,形成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爱护幼小,是中国传统家庭美德的重要内容。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让青少年在感受长辈关爱的同时,也满怀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的行为去爱父母、敬长辈,并把这种道德风尚扩展到社会,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风气。讲诚实守信用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曾父烹豕”的故事就是这种美德的典范。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做事、诚信待人的习惯,形成诚信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青少年的诚信美德。培养诚实守信的家风,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注重家风建设,形成勤奋好学、健康向上的学习风气。保持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中国家风的重要内容,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典故都是对这种精神的赞美和推崇。现代社会要建设学习型社会,首先就要建设学习型家庭,形成良好的勤奋学习、努力上进的家风,让青少年成长在勤奋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中,使青少年了解更多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国内外发展形势、国家大政方针及未来发展趋势,使其感受知识的广博、探索未知的新奇、充实自己的快乐,从而保持一种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
注重家风建设,形成爱国爱党、有梦追梦的精神风貌。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不仅仅体现在学校的政治课堂中,也体现在家风建设里。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家庭长辈对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评价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对党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尤其是对于党员干部家庭,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里,比如对抗战影视剧的观看和评价、对国家纪录片的观看、对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学习与讨论等。一个家庭要保持昂扬的斗志,就要有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的精神风貌,每个人把个人梦、家庭梦与国家梦统一起来,不断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激励,互相勉励,形成为实现梦想而不断努力奋斗的家庭风气,保持斗志昂然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