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是一个家庭素质的体现,如果一个人被别人批评没有家教,那是很严厉的批评了。其实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是全家团聚的日子,更是一家人表达亲情、传承家教的最好时机。但是现在有很多家庭传统教育缺失,使我们的家风难以传承,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家教缺失。有的家庭是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等老人相依为命,老人忙于农活,无暇对儿童进行适当教育,只是管吃管住,多数留守老人自身文化水平不高,还溺爱孩子,隔代教育造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处事原则;有的家庭是父母没有言传身教,教育孩子的是一套,自己做的又是一套,让孩子无所适从。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是家长的言行不一,让孩子失去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是社会影响。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互相影响,有些传统的好的东西,如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等精神,某些新生代孩子可能觉得过时了,没什么价值了,不屑于去学习,甚至还嘲笑老一辈人迂腐。他们喜欢互相攀比,奢侈享受,啃老索取,不讲奉献,没有公德心。这些都是价值观扭曲的表现。
要解决家风传承的问题,我觉得就应该从小事做起,从每个小家的子女教育做起。我们有的人已经淡忘了家风是什么。没有小家的精神传承,哪有“大家”的凝聚力。现在习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每个小家的共同努力。具体来说就要做到以下三方面:
一要做到言传身教。政府要竭力拓宽就业渠道,让多数人能就近就业,自主创业,争取每个家庭的家长能在孩子身边言传身教,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教起。如看到长辈主动起身迎接,代表长幼有序,有客人来访应主动打招呼表示尊重,借物要及时归还代表诚信等。家长也必须做到言行一致,率先垂范。
二要注重舆论引导。社会主流媒体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多策划一些传播正能量的节目,多做一些正面事迹的报道,占领舆论的高地,积极引导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如前段时间对老人摔倒扶不扶的报道,有的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总是报道负面新闻,让很多普通人都怀疑起自己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不是错了,以至于现在很多人看见老人摔倒视而不见或漠然走开,造成老人死亡或病情加重。这种行为有悖于我们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
三要重视学校教育。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更应该发挥起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育人,就是要教会一个人做人的道理,“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