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
自我觉察能力。能时刻觉知自己的情绪。
情绪表达能力。能找到适合自己又不伤害孩子的情绪表达方式。
自我管理能力。左右我们情绪的,不是孩子的行为,是我们对孩子行为的看法和评价。
学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多关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行为。
当孩子满脸污垢,在沙滩上自建了一座城堡,满心欢喜地要你分享时,你会说什么?“看你脸弄的,这么脏!”试想,孩子还会有兴趣再和你交流吗?
关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告诉孩子:“我为你独自完成了这件事感到骄傲。”不仅会给孩子信心和勇气,增加了孩子的力量感和自我价值感,也打开了亲子交流的大门。
为什么孩子会无视父母的话?
说的不对。没有道理,或只从自身出发。
说的不清。超越了孩子年龄应有的理解力。
说的方法不对。居高临下,缺乏尊重和必要的沟通技巧。
情绪化。导致孩子把关注点放在父母的情绪,而不是事情本身
缺乏威信。
因长期言行不一或教养方法不当,导致自己没有威信。
平庸的家长在说教,
良好的家长在解惑,
优秀的家长在示范,
卓越的家长在启迪,
不称职的家长在批评、指责、讽刺、打骂。
有几个家长能启迪孩子呢?
就是好一点的家长也只不过到了示范的地步。
所以绝大部分孩子不是被教育好的,而是被教育坏的。父母们,我们只有刻苦的学习,认真的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成为解惑、示范、启迪式的家长,才能教育出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