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们交往的空间
青春期的少年需要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也希望能有人倾听自己的话。这种需求较少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而同龄人的思想水平接近,对事物的看法有有更多的共同点,容易沟通、更可信赖。同龄朋友可以帮助青少年增进对自我的了解,可以帮助青少年肯定自我的价值,和朋友交往可以缓解不良情绪。另外,青少年正在学习适应社会,与朋友交往是他们学习人际关系能力的开始,进一步发展独立的人格。做家长的还应该告诉他们朋友交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要明辨是非,选择好朋友交往。要让孩子懂得,不是每个人都是可以做朋友的。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发现自己交了坏朋友,就要拿出决心和勇气,坚决离开他们。其次,和朋友相处要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长处,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短处,朋友之间要取长补短。要学习人家的长处,帮助别人改进不足。嘲笑朋友的缺点是最伤感情的。另外,朋友之间要保持独立性,才能建立对等的朋友关系。有的孩子形影不离、不分彼此,久而久之,只能给双方带来心理负担。
我们都喜欢自己的孩子,爱自己的孩子。我们希望孩子快快长大,快快成材,这只是我们的美好愿望。美好愿望的实现需要用心去思考,需要作出努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亲子关系既是一项难以驾驭的科学,又是一门讲究科学的艺术。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基础。亲子关系不仅是教育的方式也是教育的内容,好的亲子关系本身就是好的教育。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信任,共同成长。它的核心是爱。
现代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关系太亲密了,怕产生溺爱;关系疏远了,又担心孩子抱怨。如何把握关系的度,非常关键。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太多内容可以去说。这里单就亲子关系中,父母如何爱孩子,给您一些建议。
一、关爱,让关心爱护奠定爱的基础
关爱,是关心爱护,关爱,贵在衣食住行的细节?在孩子的心目中,怎样的父母才是孩子认为爱他们的父母呢,下面一份德国学校的“父母成绩单”可以作个借鉴。
德国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每逢月末,都会根据这个月的实际生活情况,对孩子的父母的行为进行“父母成绩单”评分。并签署意见,再交给老师。“父母成绩单”上共有10道题,优秀为A+,合格为A,不合格为B。每一项都做出选择后,可以看到父母本月在孩子心中是否合格。看看你能符合几条?
1.父母彼此间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从不在我面前使用不文明语言或无休止地争吵。
2.父母能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以电视,电脑或大声说话来影响我的学习。
3.父母能积极学习,不断进取,能做我的“智多星”,能提高对我的教育能力。
4.父母能认真听取我的学习情况汇报,为我推荐一些有益的学习资料和课外阅读书刊。
5.父母能经常与我沟通,耐心地倾听我的诉说,从不态度恶劣地打断我。
6.父母能关心我的身心健康,膳食平衡,视力保护和生理健康,带领我积极锻炼身体。
7.父母每月都给我零花钱,但会指导我合理使用,让我学会勤俭节约。
8.父母从不溺爱我,每天都耐心指导我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我的独立能力。
9.父母能正确对待我的不良生活习惯,不是强行制止,而是和我讲道理,帮助我改正。
10.父母能主动与老师保持联系,一起帮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