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海沃塔”式沟通法?
相关资料显示,父母和孩子进行交谈的频率越高,在孩子大脑中和语言相关的区域就会越强。
“海沃塔”式的聊天正是利用这一特点,不仅能够对孩子大脑语言区域的活跃程度增强,同时还让孩子在思考中也对其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了增强。
"海沃塔"聊天法,重在三方面:倾听和表达、探索和聚焦、支撑和挑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海沃塔”呢?
首先,父母要重视跟孩子的专门的聊天时间,有意识的放下手机,停止处理个人事务,屏蔽外在影响。为创设一段有营养的聊天时间打下了基础。
然后,在聊天中做到这三点:
倾听和表达,目的是聊开
在开始聊天之前,我们必须清楚自己是想跟孩子来一场高质量的聊天。那么适当的闭嘴,倾听孩子,让孩子多说一点就格外的重要。
因此,当孩子来跟我们聊天的时候,不管他们说了什么,都不要着急的去下结论,或者去解决孩子说的事情。
家长要控制好自己那颗好为人师的蠢蠢欲动的心。
比如孩子在学校遇到麻烦跟同学闹矛盾了,或者生活和学习上遇到挫折了。
家长第一时间不要说话,因为很多时候孩子因为这个来跟家长聊天,只不过是他们想跟家长倾述一下发泄自己的情绪而已。
就像女孩生病了给男朋友打电话一样,她只需要一个好的听众,并不需要家长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而当孩子倾诉完,家长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开方式的提问方式,让孩子“多说一点”,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想法。
比如孩子不喜欢去幼儿园,因为小朋友会跟他抢玩具。
父母可以抱着他,然后跟他聊天说:
你的玩具被抢了,是不是很不开心。(接受、理解孩子的情绪)
孩子:“是的,妈妈,他想抢我的玩具玩,可是我不同意。“
妈妈:你和轩轩发生了什么事情?(理清事情真相)
孩子:那个玩具是我从家里带去幼儿园的,本来到了门口老师要求我放回我的书包里。可是被轩轩看见了,他非要抢我的玩具玩。老师也不同意,可是他还是抢。
妈妈:那如果到学校门口之前你把玩具放回自己书包里,轩轩还会不会抢你的玩具呢?(引发孩子思考)
孩子:不会抢了,因为我先把玩具放进书包里,他看不到自然就不抢我的玩具了。
经过跟他这么一聊天后,每次孩子上幼儿园的校车之前,都会仔细的把玩具放回自己书包里,然后开心的坐车去学校了。
整个聊天的过程中,一边安抚孩子的情绪,一边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孩子也能够提升一下自己的思维能力。
️这一步成功的标准: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愿意说出更多自己的想法,孩子对聊天的参与度高。
"海沃塔"聊天法,重在三方面:倾听和表达、探索和聚焦、支撑和挑战。
探索和聚焦,目的是聊透
几乎有一大半的家长,都卡在了这一步。
当孩子来找我们聊天的时候,一般的父母都会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如何处理孩子的问题上。所以要么直接否定孩子,要么直接给出自己的判断和答案。
但“海沃塔”的要求则是要“探索更多的可能”以及“深入的思考”。并不希望家长想办法消灭孩子不同的想法。
在探索的时候,家长可以引出问题,让孩子思考、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够逐渐梳理自己的想法,思考自己真实意图。
这个阶段,家长要使用更多的认同性的和肯定性的语言,给孩子留下更多的聊天空间,让他们能够完整的集中精力完成一次探索式的表达。
不过,孩子们的思维是非常分散和跳跃的,好动的孩子可能聊几句就会跑开了,或者被别的东西吸引开小差,聊着聊着扯到别的事情去了。
这时候家长就需要用与原话题相关的问题,将孩子不断的拉回来,回到原来的交流轨道上。
这就是上面所说的聚焦,聚焦才能够保证孩子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整个聊天的过程,家长要主导聊天的方向,帮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主题上来。
️这一步成功的标准:孩子在跟家长聊天的过程中注意力很集中,始终跟着家长的节奏走。
"海沃塔"聊天法,重在三方面:倾听和表达、探索和聚焦、支撑和挑战。
支撑和挑战,目的是聊高兴
最后这一步是验证、塑造想法的过程。
一方面,引导孩子给自己的想法找证据,找支撑。
因此,聊天的过程中无论孩子抛出什么样的观点,家长都要多问孩子几个为什么,让孩子自己找到证据来证明合理性。
另一方面,家长也要反驳和挑战孩子既有的想法,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找到被忽略的东西。
在犹太人看来,“海沃塔”中对孩子的反驳、挑战,只不过是对孩子提供帮助的一种方式,并不是跟孩子吵架。
️这一步成功的标准:孩子从头到尾都在积极的响应家长,积极的思考问题,始终充满热情。
️总的来说,“海沃塔”沟通方式会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感受,注重孩子的情绪表达。家长不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也不会对孩子进行批判,更不会指责孩子勒令他们改正。
十次说教不如一次好好聊天
家长只要通过练习改变一下自己的说话方式,就能够让孩子变得更加的优秀,何乐而不为呢?
没有任何成功可以替代孩子教育的失败;改变家庭即是改变世界,改变亲子关系即是改变人生!